1.青海玉树称多县的拉布寺藏传佛教中的什么派

2.藏族五大教派的创始人

3.宗喀巴人物简介

4.藏传佛教分为哪几种派别?

5.在藏传佛教里,为什么要称红教,黄教,花教,白教

宗喀巴与释迦牟尼_宗喀巴萨迦派

2018年12月2日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

是一年一度的“燃灯节”

燃灯节的正式名称是“甘丹五供节”

是为了纪念格鲁派创始人

宗喀巴大师的圆寂日而举办的

宗 喀 巴 大 师 简 介

宗喀巴的原名叫罗桑扎巴,宗喀巴中的宗喀源于他的出生地安多宗喀地区。

宗喀巴于1357年出生在安多宗喀地区。

宗喀巴是格鲁派(也被称为“黄教”)的创始人。

如今,在宗喀巴的出生地坐落着塔尔寺。

宗喀巴3岁时,第四世噶玛巴·若白多杰给他灌顶加持,授了近事戒,取法名根嘎宁波。

八岁时,依敦珠仁钦受沙弥戒,取法名为罗桑扎巴。

十六岁时,宗喀巴前往卫藏地区,自此再未还乡。

五十二岁时,宗喀巴在拉萨开启了新年大法会,于1409年建造了甘丹寺。

在他的鼓舞下,他的学生扎西白丹和悉达益西分别于1416年和1419年建造了哲蚌寺和色拉寺。

宗喀巴于1419年圆寂,他的纪念日于藏历(农历)每年10月25日举行,是藏族和蒙古族的宗教节日,叫做“葛登阿曲”。

总之,他撰写了210个专著,收录到20个书卷中。同时,宗喀巴强化了佛经与密宗相结合的道路。

燃 灯 节 缘 起

1420年的十月二十五,甘丹寺的弟子们燃起酥油灯,纪念离开人间一年了的上师 — 宗喀巴,相传当时空中瑞祥缤纷,飘下无数美丽的花朵,珍宝一样晶莹剔透,颜色犹如珍珠洁白明亮。宝花落在大地上,整个天地变得像琉璃世界一般。从此之后,每年的这一天,大师的弟子们都会点燃无数的酥油灯,向三界法王宗喀巴虔诚祈祷,赐于自己智慧,大师从未离开我们 — 那无尽的灯火便象征着大师无尽的智慧,遍照世间!

所有人都对宗喀巴大师无限的崇敬,不仅是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乃至所有的藏人都会在这一天燃灯祈祷,表达对智慧圣者的敬仰与怀念!

密集嘛

米咩 杰位 得迁尖瑞锡

集咩 堪北 汪波蒋悲扬

都崩 麻吕 炯杰桑威达

冈尖 喀北 竹尖宗喀巴

洛桑 扎北 霞喇受哇得

注解:米咩杰位得迁尖瑞锡

无缘大悲宝库观世音

(赞颂观世音菩萨的大悲)

集咩堪北汪波蒋悲扬

无垢大智涌泉妙吉祥

(赞颂文殊菩萨的大智)

都绷麻吕炯杰桑威达

摧伏魔军无余秘密尊

(赞颂金刚手菩萨的大力)

岗尖客北竹尖宗喀巴

雪顶智岩善巧宗喀巴

(赞颂宗大师具备上面三位菩萨的功德)

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

贤慧普闻足下作白启

(再次呼唤宗大师的名字 祈求加持)

青海玉树称多县的拉布寺藏传佛教中的什么派

藏传佛教主要有5个派别,分别为: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

1.宁玛派(rnying—ma—ba)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一个派别。它是最早传入西藏的密教并吸收原始苯教的一些内容,重视寻找和挖掘古代朗达玛灭佛时藏匿的经典。由于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而又称红教。

宁玛派僧徒可以分两大类:第一类称阿巴,专靠念经念咒在社会上活动,不注重学习佛经,也无佛教理论。第二类有经典,也有师徒或父子间传授。某些地方对僧侣的要求不甚严格,可以娶妻生子。

2.萨迦派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元代以后,萨迦派内又出现俄尔、贡噶、察尔3个支派。萨迦派的重要寺院还有四川德格的贡钦寺,青海玉树的结古寺、称多县的示藏寺,西藏林周的那烂陀寺,今锡金境内的结蔡寺等。

3.噶举派是藏传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这一派支系众多,有达波噶举和香巴噶举两大传承。噶举派主要寺院有西藏墨竹工卡的止贡寺、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

4.噶当派创建于1056年。藏语“噶”指佛语,“当”指教授。通俗说法是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显后密。

5.格鲁派(dge—lugs—pa)中的“格鲁”一词汉语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黄教传世人-宗喀巴大师(5张) 僧人应严守戒律。

又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派,故称新噶当派。由于此派戴**僧帽,故又称为黄教。格鲁派既具有鲜明的特点,又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快后来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

扩展资料:

我们现代藏民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比如藏民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本教的传统。

藏民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本教的遗俗。

百度百科-藏传佛教

藏族五大教派的创始人

拉布寺是玉树地区的格鲁派大寺之一。早期,这里是一座萨迦派小寺。明永乐年间,宗喀巴弟子代玛堪钦元登巴奉师命来今称多县地区建寺,见拉司通学群沟口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便选定寺址,在当地拉布头人尼玛本的协助下,于永乐十六年(1419)改建原有萨迦派小寺,新建经堂1座,僧舍6 间,聚僧10人,形成拉布寺。寺院初建,即受到宗喀巴和明王朝的支持。据传,宗喀巴曾赐赠自己的头发、衣饰等作为泥塑佛像的装藏物,并赐度母像1尊,明廷曾赐给护法像1尊和禅杖等法器。寺院建成后,代玛堪钦积极活动于附近各地,扩大影响,很快将今玉树县原属直页喝芋孤刚噪皿苛测irRR可pMi 于寺,使之改宗格鲁派。代玛堪钦晚年又到今海西州的都:和四川石渠县一带活动,进一步发展势力。约在清道光年j 该寺活佛吉热多杰人京觐见清朝皇帝,得到丰厚赐赠,被、拉布族百户,管理当地一切政教事务。清同治三年(1864 清朝敕赐小金匾!块。同治十二年(is7s ),通过西宁办;臣锡英又赐‘“普济寺”匾额。至此,拉布寺进入全盛时期,辖子寺18座,除嘎拉寺和让娘寺外,尚有本县的邦布寺、;寺、卡纳寺、休马寺,玉树县境内的刚拉寺、龙喜寺,都j 的仁乃寺(亦名切贡寺),四川石渠县的石渠寺、嘎伊寺。热寺、邦尼寺、本萨寺、木改寺、巴达寺、群科寺等。该三筑宏伟,居玉树各寺之首,对此,《玉树调查记》已有详,述;据1955年调查资料,当时全寺有大小殿堂21座,僧舍院,寺僧550人,大小活佛15人,全寺共有牛7910头,骡马匹,土地1600筒,商业资本共白洋4000块、人民币26万元。中,主要则产集中于该寺三大活佛, 仅三大活佛有牛3000j 骡马180匹,土地590筒,大小院落11处100余间,佛堂8j 资金26万元。该寺于1981年6月8日批准开放,现有经爱座,僧舍70间,寺僧54人(内活佛:人),由土登公保任;会主任。1986年3月该寺被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绿化霎会、省宗教局等评为宗教界种草种树先进寺院。

宗喀巴人物简介

1、宁玛派(红教),形成于公元11世纪,是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一个教派,创始人是莲花生大士。

2、萨迦派(花教),创始于1073年, 该宗派的创立者是昆·贡却杰布(1034——1102年),因该教派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呈灰白色,故得名萨迦(藏语意为白土)。

3、噶举派创始于11世纪,重视密宗学习,而密宗学习又必须通过口耳相传,故名噶举(藏语口传之意)。因该教派创始人玛尔巴和米拉日巴在修法时都穿白色僧裙,故噶举派又称白教。

4、格鲁派(黄教),创建于1409年,是15世纪西藏佛教史上的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也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

5、噶当派本是西藏最早出现的教派。噶当,意为佛的教诲或教诫,即用佛语来教导人们接受佛教道理。它的创始人是仲敦·加唯琼乃。

扩展资料:

宁玛派的教法主要为九乘三部。九乘即声闻、独觉、菩萨等显教三乘,事续、行续、瑜伽续等外密三乘,摩诃瑜伽(大瑜伽)、阿鲁瑜伽(随类瑜伽)、阿底瑜伽(最极瑜伽)等内无上三乘。

萨迦派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元代以后,萨迦派内又出现俄尔、贡噶、察尔三个支派。此外,萨迦派的重要寺院还有四川德格的贡钦寺,青海玉树的结古寺、称多县的示藏寺等。

噶举派主要学说是月称派中观见,重密宗,取口耳相传的传授方法,曾融合噶当派教义。修习上,噶举派注重修身,主修大手印法。大手印有显密之分。

格鲁派的佛教理论继承阿底夏所传的龙树的中观应成派思想,主张缘起性空。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也就是说一切法的产生均有原因。

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学显宗,后学密宗,其教法传播甚广,藏传佛教各教派均受其影响。15世纪格鲁派兴起,噶当派从此在西藏社会上消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分为哪几种派别?

宗喀巴

宗喀巴(1357~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在中国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北京等地区的喇嘛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塑像,有的是泥塑涂金,有的是以钢铸成。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这是受沙弥戒时的名称。青海湟中县人。

1419年(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宗喀巴在拉萨甘丹寺圆寂,时年63岁。圆寂时,将自己的衣帽传给贾曹杰,于是贾曹杰继承了甘丹寺住持之位。藏传佛教史上将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克主杰合称为“师徒三尊”。

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这是受沙弥戒时的名称。由于诞生于“宗喀”,为示尊重,人们以地名尊称大师为“宗喀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10月10日,生于宗喀的一个佛教家庭,父亲名叫达尔喀且鲁崩格,母亲名叫馨茂阿却,两个人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卒于明代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10月25日,享年63岁。因藏语称湟中(今塔尔寺所在地一带)为“宗喀”,故被尊称为宗喀巴。

中文名:宗喀巴

民族:安多藏族

出生地:青海宗喀藏区

出生日期:公元1357年

逝世日期:公元1419年

职业:佛教理论家

信仰:大乘佛教

主要成就: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藏族人尊称为第二佛陀。

代表作品:密宗道次第广论

本名:罗桑扎巴

人物生平

宗喀巴大师出生于青海湟中县,他的出生地藏语叫做“宗喀”,所以称他为宗喀巴,意为在宗喀出生的人,宗喀巴法名为罗桑札巴,意为善慧。他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就是黄教的创始人。传说罗桑札巴为文殊菩萨转世,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藏历火鸡年)十月二十五日诞生。青海的僧俗大众尊称他为杰仁波且,意为宝贝法王。他的父亲名叫鲁本格,是元朝末年兼管当地军民政务和地方官员——达鲁花赤,母尊名为星萨阿切,生有子女六人,宗喀巴排行第四。

宗喀巴3岁时,第四世活佛若白多杰受元顺帝召请进京途中路过青海,宗喀巴的父亲就带着他到夏宗寺和若白多杰活佛相见,若白多杰给宗喀巴灌顶加持,授了近事戒。宗喀巴7岁时,被家人送到夏琼寺,当时这是一座噶当派的寺院,取密宗名为端月多杰,后又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札巴。宗喀巴在这里学习了9年佛法,在佛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探求佛法,他16岁时离开夏琼寺前往西藏求学佛法,拜各教派高僧为师,吸取各家之长,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项诸法了如指掌。

讲经历史

他经常给别人讲经说法,当时他已经能讲17部经典,包括大乘显宗各派的代表著作,而且不会发生混乱和遗漏。人们对此非常钦佩,认为这不是一般人的才智所能达到的,宗喀巴的声望也随之越来越高。

宗喀巴三岁时,正值法王迦玛巴游戏金刚,授给他近事戒,赐号庆喜藏。这一年,附近有位名喇嘛敦珠仁钦,施舍给他父亲好多马羊等财物,请求把这小孩送给他,得到应允。从此直至入藏以前,他依止敦珠仁钦,学了很多经论,并且受了密教的灌顶,他的密号叫不空金刚。

七岁时,依敦珠仁钦受沙弥戒。为了进一步深造,十六岁时(1372)他辞别敦珠仁钦前往西藏。十七岁到达拉萨东面的止公山林,在止公寺向阿仁波切座前听受大乘发心仪轨、大印五法、拿热六法等教法。以后又到拉萨西面的极乐寺,从吉祥狮子和善满听闻经论。又奉功德海和乌锦巴为正副阿_黎学习《现观庄严论》。又依曼殊宝听受《大乘庄严论》等及弥勒菩萨所造诸论。

这样几年之内学习了好多显密经论。十九岁在那塘时,学习《现观庄严论》;由于论中多引《俱舍》原文,比较难懂,因此又发心学《俱舍》。在那里他又从义贤译师听受意乐贤的《俱舍释》。第二年夏天他又到泽钦请庆喜祥讲《现观庄严论》。庆喜祥又介绍他到仁达巴那里听闻《俱舍》和《入中论》。仁达巴的学问修持都好,因此成为宗喀巴一生中最重要的师长。那年秋季,又从大译师菩提顶受学《集论》。

闭关专修

冬天从慧明律师听受《毗奈耶根本经》及其《释论》。二十二岁时仁达巴为他讲《集论》、《入中论》。那年秋后闭关专修,兼阅经论,对于法称的理论,生起了无限的信心。二十四岁那年的春天,他到那塘,听受高僧义贤讲授所著《释量论》的注释。夏季,他在那塘立《释量》、《集论》、《俱舍》、戒律四部之宗,同时受学许多密法。

秋间在蔼寺从空贤学诗词,同时从那塘住持庆喜幢受得中观宗重要经论的传承。当时西藏中观宗诸论传承的人很少,由于宗喀巴得到传承,加以宣扬,后来受到中观宗诸论传承的人就很多了。以上仅仅是把他所学的经论略举几个例子,实际所学决不限于这些。大概藏中所有经论,他没有不听到讲授或受到传承或接触过的。

据克珠杰所著《宗喀巴大师密传》中记载:年少的喇嘛邬玛巴,在一次放牧时,从心中发出“阿惹巴扎那”文殊菩萨心咒的嗡嗡之声,同时发生一股强大的力量,使他全身汗毛竖起,几乎到了心不能把持的程度。由于他有殊胜的因缘经常和文殊菩萨见面,于是向文殊菩萨询问宗喀巴大师前后生的故事,文殊菩萨告诉他:“往昔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宗喀巴在印度诞生为婆罗门之子。当时他见到了信解智菩萨,菩萨非常喜欢他,从此宗喀巴做了菩萨的侍从,从而听受了许多教法。菩萨领他到释迦牟尼佛的座前礼拜时,宗喀巴生起菩提心,他用一串纯洁无垢的白晶宝珠供于佛前。由此而播下通达智慧的。”

苦学精修

藏传佛教发展到宗喀巴生活的时代,势力强大的噶举、萨迦等教派,在佛教戒律、本质方面均有颓败之势,在政治上的争斗成了佛教上层势力的主导。宗喀巴看到这些现象后,极为痛心,于是他决心对宗教进行改革。宗喀巴在他38岁时,改戴**桃形僧帽,表示他区别于其他教派,不同于那些败坏戒律的修行者,决心继承和尊守印度大师释迦室利所规定的戒律。他的号召和行动,得到帕竹地方的积极支持,也受到了广大僧俗的热情欢迎。

宗喀巴大师刻苦学习,经过长期的苦学精修,创建了一整套佛学体系,其重要论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无上瑜伽修法就是其思想体系的总结,也是他创立格鲁派的理论基础。“格鲁”意为“善规”。因为宗喀巴大师戴**桃形僧帽,所以又称格鲁派为“黄帽派”、“黄教”。宗喀巴大师强调修行次第,要先显后密,显密并重,“提倡苦行”,僧人不结婚,戒杀生,禁饮酒,断绝世俗交往等等。

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创建甘丹寺,担任首位法台。1416年,其弟子绛央却杰兴建哲蚌寺。1418年—1419年,其弟子绛钦却杰利用从明朝带回的大批赏赐物修建了色拉寺。甘丹、哲蚌、色拉三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成为后来格鲁派六大丛林的中心寺院。

嫡系弟子

宗喀巴的弟子中最著名者有8人:

贾曹杰(原名达玛仁钦,师徒三尊之一,继宗喀巴之后任甘丹寺法台甘丹赤巴)

杜曾·札巴坚赞

克珠杰(原名格雷贝桑,师徒三尊之一,甘丹寺第三任甘丹赤巴,后被追认为一世班禅)

绛央却杰(原名扎西贝丹,创建哲蚌寺)

绛钦却杰(原名释迦也失,创建色拉寺,曾经两次赴汉地朝觐明朝皇帝,被封为“大慈法王”)

多教·江白嘉措

吉尊·喜饶僧格

根敦朱巴(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创建扎什伦布寺,后被追认为一世)

相关著作

《菩提道次第广论》

《密宗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略论释》

《菩提道次第心论》

《菩提道次第摄受求加持颂》

《大乘修心七义论贯注》

《缘起赞五十八颂》

《入中论善解密意疏》

《辨了不了经善说藏论》

《龙树中观根本慧论广释之正理海》

《胜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

《波罗蜜多注释·金珠》

《菩萨戒品释》

《僧众二十论》

《密宗十四根本戒释》

《侍师五十颂释》

在藏传佛教里,为什么要称红教,黄教,花教,白教

藏传佛教红教、白教、黄教、红教分别是指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萨迦派。四种教派区别如下:

1、宁玛派(红教)是藏传佛教四大传承之一,相对于以后的其他三大传承(白教-噶举派, 花教-萨迦派,?黄教-格鲁派),它是旧派。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宁玛一词的意思为“古”或“旧”,宁玛派即古派或旧宗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教派。

2、噶举派(白教)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的宗派之一。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教授传承。由于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条纹,后人学者又俗称“白教”,

3、格鲁派(黄教)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僧帽,故又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宗喀巴曾师从14世纪西藏各大教派如萨迦、噶举等,他针对藏传佛教中当时僧纪废弛、寺院生活腐化,而倡导宗教改革,提出僧人严格持戒、 不事农作、独身不娶,并加强僧院制度管理。关于修持,他主张显密并重,先显后密,强调教理和因明等都有助于解脱。

4、萨迦派(花教),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 该宗派的创立者是昆·贡却杰布(宝王,1034—1102年)。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三怙主”的红、白、蓝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红教

百度百科黄教

百度百科花教

百度百科白教

宁玛派,俗称红教,主要是因其红衣红帽

噶举派,俗称白教,主要是达波噶举派的祖师玛尔巴尊者和米拉日版尊者都是在家专修的瑜伽士,穿白衣白裙。香巴噶举祖师琼波南觉是出家僧人,穿红色僧服,所以白教主要指达波噶举及其分出的四大八小。

萨迦派,俗称花教,是因为其祖寺萨迦寺的墙壁用白、红、蓝三色涂刷。

格鲁派,俗称黄教,因宗喀巴大师倡导佛教改革,主要是戒律方面,主动改为戴**桃形帽(古印度和藏地也有戴的,但比较少,象征戒律精严),所以后世称黄教。

但是这些称呼只是俗称,并不准确。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教派没有这类称呼,如香巴噶举派、觉囊派、噶当派、希解派、觉域派等。